研發項目是否為研發活動,咋判斷? 河北稅務部門、科技部門聯合推出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
試點地區企業、整車制造企業以及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如果對其研發項目性質存在疑問,可以自主申請事前鑒定服務。有需求的企業可以登錄“智慧河北加計扣除”服務平臺上傳資料。經專家鑒定后,由科技部門出具鑒定意見。
7.65億元
自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2023年底試點以來,河北省已完成149戶企業378個研發項目的事前鑒定,涉及研發資金7.65億元。
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是國家稅務總局河北省稅務局聯合河北省科技廳推出的一項鑒定服務。企業在享受優惠前自愿提出研發項目鑒定需求,由科技部門組織專家,對企業申請鑒定的項目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作出結論,對項目費用歸集是否合理進行初步判斷,幫助企業明確研發項目實質,規范研發項目管理,合理歸集研發費用。
前不久,河北省稅務局、河北省科技廳聯合發布通知,明確將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試點區域由原來的8個縣(市、區)擴大到25個縣(市、區),并在原有7家整車制造業企業基礎上,新增13家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自2023年底試點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以來,河北省已完成149戶企業378個研發項目的事前鑒定,涉及研發資金7.65億元。
■ 哪些企業可以申請事前鑒定?
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是一家專注于整車制造的創新型企業,擁有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于一體的生產線。2025年,長安汽車開展了2個新項目,涉及研發投入7300多萬元。相關項目是否屬于研發活動、相關費用是否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是企業財稅團隊關注的重要問題。不過,隨著新技術的研發、新業務的出現,長安汽車財務團隊發現,自行判定部分項目是否具有研發屬性存在難度,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在業務發生前幫助其提前“把脈”,避免事后發現問題,引發稅務風險。
實務中,像長安汽車這樣對研發項目判斷存在疑問的企業不在少數。為幫助企業合規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河北省稅務局、河北省科技廳共同探索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2023年12月,河北省稅務局聯合科技廳率先在石家莊市鹿泉區、承德市高新區等地開展事前鑒定試點工作。2025年6月,兩部門再度聯合下發通知,確定將試點范圍擴大到25個縣(市、區),并增加了整車制造業企業和省國資委監管企業。
也就是說,試點地區企業、整車制造企業以及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如果對其研發項目性質存在疑問,可以自主申請事前鑒定服務。鑒定服務采取線上辦理的方式,有需求的企業可以登錄“智慧河北加計扣除”服務平臺,上傳需要鑒定的研發項目資料及研發費用輔助賬,兩部門會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項目鑒定,并由科技部門出具鑒定意見,通過服務平臺反饋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鑒定。
上傳資料主要包括自主申報書、企業簡介、研發管理制度、研發人員名單等基礎資料,立項決議文件、項目任務書或計劃書、項目創新點說明、項目驗收或階段性報告等項目材料,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等費用歸集資料。其中,費用歸集資料屬于企業選擇性提供的資料,專家在鑒定時,對沒有此項資料的,僅對研發項目是否符合創新性要求進行評審;對有此項資料的,財務專家將對費用歸集一并提供專業意見。
對于沒有納入試點范圍的企業,雖然暫時無法取得科技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但是可以通過“智慧河北加計扣除”服務平臺,獲得專業機構的評估報告作為參考。據了解,為了滿足更多企業的需求,河北省科技廳選取了25家專業服務機構入駐“智慧河北加計扣除”服務平臺,采用“政府買單”的方式為相關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的專業指導。沒有納入試點范圍的企業,也可以在“智慧河北加計扣除”服務平臺注冊,上傳企業研發項目管理和財務核算的相關研發費用,平臺可以輔助企業歸集研發費用,并自動生成研發費用輔助賬和納稅申報表。同時,專業機構將根據企業資料提出意見,出具研發項目評估報告,供企業參考。
■ 專家主要從哪些方面進行鑒定?
企業上傳資料后,評審專家會從哪些角度判斷企業開展的活動是否屬于研發活動呢?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指引(2.0版)》進一步明確了研發活動判斷的3個要點——有明確創新目標、有系統組織形式、研發結果不確定。評審專家的事前鑒定,主要圍繞這三方面展開。
以河北硅谷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硅谷肥業)申報的“有機硅功能肥治理鹽堿土壤技術”為例,該項目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通過引入有機硅新材料自主研發有機硅功能肥,有效改善鹽堿土壤結構、降低鹽分和pH值,實現土地增產增收;建立有機硅功能肥治理鹽堿土壤機理,為有機硅功能肥在全國大面積應用推廣提供理論支撐;研發溶劑萃取技術,填補國內外有機硅定量檢測空白。
對于是否有明確創新目標的問題,評審專家分析,研發活動一般具有明確的創新目標,如獲得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標準等。對此,可以通過一些問題予以明確——該活動是否要探索以前未發現的現象、結構或關系?是否在一定范圍內突破現有的技術瓶頸?研發成果是否不可預期?基于硅谷肥業對這些問題的解答,評審專家認為該公司申報的項目滿足有明確創新目標的要求。具體來看,該項目研發出的治理鹽堿土壤的新產品,解決了鹽堿地治理土壤結構、鹽堿高和肥力低的難題,建立的有機硅功能肥抗堿降鹽機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發的有機硅定量檢測方法,屬國內外首創,還成功申請了專利,屬于“在一定范圍內突破現有的技術瓶頸”。
對于是否有系統組織形式的問題,評審專家查看了硅谷肥業提供的研發立項決議文件、績效目標任務書、研發團隊名單及管理制度、研發支出輔助賬、項目驗收報告等資料,認為硅谷肥業為實現創新目標提供了必要的組織形式和投入,滿足“有系統組織形式”的要求。
對于研發結果是否不確定的問題,評審專家查閱硅谷肥業提供的實驗記錄等佐證材料發現,企業研發過程中在邯鄲、唐山、秦皇島等地設置了5個實驗點和1萬多畝示范區,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和改良,才達到預期創新目標。也就是說,該項研發活動的結果是不能完全事先預期的,必須經過反復不斷地試驗、測試才能取得成果,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存在失敗的可能,滿足研發結果不確定的要求。
最終,評審專家給出鑒定意見,該項目屬于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項目。
■ 哪些項目不符合研發要求?
根據財稅〔2015〕119號文件,7類活動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具體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究;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河北省稅務局統計數據顯示,自試點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以來,有36個項目被鑒定為不符合要求。評審專家表示,從鑒定情況來看,部分企業對研發活動的理解仍然存在誤區,主要表現為把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視作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項目。
舉例來說,A企業是一家從事煉焦、煤炭及制品銷售的焦化企業,開展了一項“關于搗固焦爐四大車現場無人化操作”的研發項目。該項目的關鍵技術包括焦爐車輛自動對位、焦爐車輛無線通信、焦爐四大車實現全自動無人干預、干熄焦掛鉤識別等。評審專家進行研發項目鑒定時發現,焦爐機械四大車全自動運行技術在國內早已成熟并開展了大批量應用。同時,A企業專門從外部聘請了精通此項技術的研發人員參與該項目。因此,評審專家得出結論:該項目本質上只是將現有成熟技術直接應用于自身生產場景,缺乏在技術層面的創新性突破與探索性研究,屬于“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不滿足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條件。
B企業出現的問題,是將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視作研發活動。B企業是一家玻璃生產企業,開展了定制顏色玻璃鍍膜的項目,希望增加玻璃顏色種類吸引更多客戶。評審專家查閱企業上傳資料發現,該項目只是通過改變鍍膜材料顏色和工藝參數,使玻璃表面呈現出特定顏色,增加產品的種類與美觀程度,但玻璃的強度、透光率、隔熱性、隔音性等關鍵性能指標,與企業原有的普通玻璃產品相比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整個項目過程中,B企業沒有將新的科學技術知識應用于生產過程,也沒有形成新的生產方法或產品特性,更未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或工藝,屬于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
C企業是一家從事水利信息化系統研發的企業,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與行業經驗。2024年,C企業為當地水利部門成功開發并交付了一套“智能水利監測系統”,并于當年投入使用。近期,企業又對該系統進行了維護升級,主要是對硬件設備如傳感器、數據采集器等進行檢查與維修,更換了一些因老化損壞的零部件;對軟件系統進行漏洞掃描,修復了部分代碼錯誤;對數據庫進行了簡單的索引優化,調整了部分查詢語句,還就用戶習慣對系統界面進行了一些微調。該企業財務人員將上述工作產生的費用計入研發費用,并計劃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
評審專家表示,無論是硬件設備的維修更換,還是軟件系統的漏洞修復與常規性能優化,均是基于現有技術進行的操作。在整個改造過程中,C企業沒有引入新的技術理念、算法或技術方案,未在技術層面實現任何突破。同時,為已經交付的系統進行運維,本質上就是為顧客提供技術支持以保障系統正常運行,屬于“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C企業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河北省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武安市稅務局)